![]() |
|
前几天回丁山参加师弟的婚礼,给老家这边的壶友圈一些朋友总共带了有二十几把紫砂壶,一个壶友一收到紫砂壶就立刻给我打电话:我这把壶怎么这么轻啊,这把壶是不是有问题啊,是不是制壶的老师偷工减料了。 之前我也没太在意紫砂壶轻重的问题,于是今天找了几把壶,专门买了个小称,来称称比比。
选的这四把壶看上去大小差不多。来吧,直接上称。
这把石瓢183.42g。
本来以为段泥会轻一点,结果这把段泥彩绘石瓢更重。
以为这把筋纹器表面凸凸起起的,会很重,结果比两把石瓢都轻。
这把原矿段泥的树瘿壶,看上去很大,但薄的离谱,薄胎工艺,拿在手里就像没拿。小师妹还专门弄了盆水,这壶就像船一样漂着,吃水很浅。
可以看看这把薄胎壶的厚度,再对比下下图死重死重的子冶石瓢。
是不是一样就能看出来厚度的差别。 紫砂壶轻、薄并不能说明壶有问题。这么说吧,薄胎壶得专门做薄胎的师傅才有这水准,不是人人能做的。普通紫砂壶只有熟练老师傅做的壶才会比较轻、薄,因为对泥性和手艺非常的了解和自信。我之前做学徒时,通常打泥片起身筒时,会把泥片打到2-3毫米左右的厚度。泥片打厚点,中间出了差错,修修补补壶还能继续做出一把壶,泥片打的薄,制壶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就只能重来。 所以比较轻、薄的壶并不是说壶有问题、师傅偷工减料,而是说明了制壶师傅的技艺娴熟。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手工陶器人)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
展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