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紫砂新闻 > 正文

宜兴丁蜀“紫砂特色小镇”之路浅议

紫砂壶艺术网 时间:2017/2/10 15:00:40 【字号 】 【关闭

要论最近1个多月来的最热话题,“特色小镇”无疑是其中之一。6月30日,原浙江省省长李强履新江苏省委书记,坊间纷纷臆测这是要将浙江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江苏;7月21日,国家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8月3日,住建部正式启动2016年特色小镇的推荐上报工作;而此前(7月12日),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特色小镇发展论坛在深圳举办,论坛公布了100多个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培育试点单位,宜兴丁蜀“紫砂特色小镇”成功入选。

“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做宜兴”。紫砂陶始于宋,兴于明清,以其艺术价值在当代获得了空前繁荣,成为“中国陶都”的象征,是宜兴最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而紫砂陶的发源地和产业核心区正是在丁蜀镇。看到家乡站到了重大利好政策的“风口”,在些许的振奋之余,出于专业敏感,也不禁在想:

1、特色小镇为什么“火”?

特色小镇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展示了一种可行的创新发展模式

特色小镇是不同于传统产业园区、产业新城的新型“生产空间”,通过有效盘活城市“存量”空间和城乡结合部“闲散”空间资源,在不大的范围内(建设范围1平方公里)集聚了信息经济、金融、时尚等现代产业和茶叶、红木、青瓷等历史经典产业,力求“小而精”,以实现资源、资本、技术、人才的高效融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特色小镇又是“消费空间”,山水资源、传统文化、时尚生活与生产活动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体验空间”,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实现了产业主导下“三生”融合。正是这种介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模糊性”与“复合性”,为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场所与活力。

特色小镇“致敬”了“乡愁”,是“情感”和“梦想”的寄托

1978-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镇”的数量虽然大幅增加,但与乡村类似,人们记忆中舒适、美好的“小镇”逐渐消逝了:与大城市雷同的发展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小城镇忽视了自身的资源禀赋而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历史镇区因大拆大建而面目全非,各种新镇区、产业园区迅速扩展,但相应的公共服务和环境品质并没有得到保障。

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使社会各阶层认识到,虽然城镇日益成为全球化生产链中的一环节是大势所趋,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要以“标准化装配”的模式来发展,小镇也可以依托自身特色资源、特色产业基础吸引现代服务、创新产业的集聚,实现“个性化成长”,并结合具有鲜明地域特征、舒适宜居、“精而美”的小镇景观与人文环境塑造,传承“记忆”和“情感”,以此吸引各类人才返乡投资和创业,实现个体自身的理想和“梦想”。

2、“紫砂特色小镇”怎样形成“紫砂特色”?

寻求“经典产业”的突破与创新

“紫砂特色小镇”以紫砂这一历史经典产业为主导,无疑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然而,特色小镇建设不仅仅是简单集聚既有的特色优势产业并提供配套服务,更需要以此为契机寻求突破与创新。一方面,受成型和烧制环节的材料特性所限,紫砂陶器制作相比于瓷器,更多的是承袭了经典的传统工艺样式,产品自身层面的创新相对缺乏,因此,“紫砂特色小镇”需要引导传统的工艺美术进一步与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设计、创意产业和其他消费品类的设计、制造、销售进行“跨界”融合,并有意识的提供加强创意版权、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针对性服务平台,以充分保障创新价值的体现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紫砂产业虽然总体规模可观,但产业布局与组织较为分散,所谓“龙头”并不突出,如何在有限的小镇空间范围内,利用目前已初步形成品牌特色的各个“大师工作室”,进一步吸引投资,实现紫砂产业“小而精”、“特而强”的提升发展,造就领军企业(家),则需要“紫砂特色小镇”结合紫砂产业自身特点加强体制机制的开拓与创新探索。

图1:制作中的大型紫砂艺术壁画

图1:制作中的大型紫砂艺术壁画

依托紫砂产业文化空间的保护、利用与展示,开展文化旅游

地域特色文化及其相关的承载历史记忆的空间载体,是开展文化旅游必须依托的核心资源。紫砂文化的最大特色在于其“产业文化遗产”的属性,体现于由“原料开采—生产—运输—销售—工艺培训”构成的完整“流程链”中,且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为差异化的生产工艺特征与空间分布,并通过一系列的“历史空间遗存链”加以展示。

因此,“紫砂特色小镇”的文化旅游应充分挖掘紫砂的产业文化遗产特色:景区、景点的选择和一些体验类项目、服务空间的设置,应围绕“原料开采—生产—运输—销售—工艺培训”各环节的历史空间遗存和当代特色空间载体,精心组织,有序开展;旅游线路的策划也应尽量利用与紫砂文化相关的“遗产廊道”,结合慢行绿道、水上旅游设置,提供多元化的特色体验;以此为框架,加强小镇整体的景观环境建设,突出文化内涵,使小镇整体成为宜业宜游宜居的特色景区。

图2:明清及民国时期重要陶瓷矿源地——青龙山遗址

图2:明清及民国时期重要陶瓷矿源地——青龙山遗址

图3:明清时期紫砂生产、销售的主要场所——蠡河东岸蜀山古南街

图3:明清时期紫砂生产、销售的主要场所——蠡河东岸蜀山古南街

图4:丁蜀历史城区与主要产业文化遗存分布

图4:丁蜀历史城区与主要产业文化遗存分布

3、“紫砂特色小镇”会给丁蜀整体提升带来哪些机遇?

促进陶文化产业的复兴

历经千年的积淀与发展,使丁蜀陶瓷产业形成了著名的传统工艺美术系列——“五朵金花”(紫砂、均陶、青瓷、精陶、美彩陶),和具有鲜明产业特征的“产”(负责原料开采、辅料生产、陶器制作的工厂)、“学”(江苏省陶瓷工业学校、各厂内部的培训机构等)、“研”(陶瓷研究所、美陶厂等)体系。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生产组织模式的逐渐瓦解,除紫砂“一枝独秀”外,其余“四朵金花”已日渐式微,相关生产区多数已被拆除改建,原有的“产学研”体系也难以为继。

“紫砂特色小镇”的创建为重新复兴“五朵金花”、修补陶瓷产业的“产学研”体系提供了契机。目前,均陶、青瓷制作技艺和彩陶装饰技艺已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特色小镇”为平台,整合相关存量资源,加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对仍从事生产的厂区,局部改造提升用于展示与体验生产流程;对已拆除的可设立标志、文化小品说明,局部可复建作为遗产体验、技艺培训中心或创新基地。同时,可在特色小镇范围内设置相关研究、设计与交流场所,重点加强“五朵金花”工艺品的品种、花色、技艺的创新设计,创造与先进国家地区陶业交流、研讨及技术引进的机会空间。

带动丁蜀人居环境品质和特色提升

由于陶瓷工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长期作用,宜兴从明代开始逐渐形成“宜城+丁蜀”的城、市并举的空间结构。宜城是宜兴的政治与文化中心,以“水城”为特色;丁蜀是近现代宜兴的经济中心,镇区内众山团聚,以青龙山、黄龙山周边为中心,沿白宕河(含新开河)、丁山大河、画溪河两岸以及宁杭公路两侧扩张,并通过一条贯通南北的运河——蠡河相互沟通,形成了镇区的格局架构。山是聚居地、矿源地、烧制场,河是运输线、生活街道,山水既是生态本底,也是陶瓷生产和聚落生活的依托,体现出鲜明的陶瓷工业城市特色。

图5:伴随陶瓷产业发展的丁蜀城镇空间演化分析<br><br><br>

图5:伴随陶瓷产业发展的丁蜀城镇空间演化分析

然而,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陶瓷产业的发展转型,大拆大建式的镇区更新使丁蜀原本鲜明“陶都”特色逐渐变得模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和景观环境品质未能得到应有的保障,城镇建设“欠账”较多;于此同时,宜城依托水城特色,加强滨水新城和公共空间建设,人居环境品质不断提升,逐渐拉开了与丁蜀之间的差距。

因此,“紫砂特色小镇”创建同样也是带动丁蜀人居环境品质和特色提升的契机。特色小镇本就不是封闭、孤立的存在,特色小镇创建应避免园区建设、项目招商的思维局限,真正与镇区发展全局融为一体,做好公共服务、景观环境、文化廊道与脉络的梳理与衔接。并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标准,逐步推广到历史镇区及整个镇区,加强历史空间保护、老旧住区更新和现有各类载体的整合,重新焕发“陶都”特色。

图6:陶瓷供销码头今昔(左摄于20世纪80年代,右摄于2015年)

图6:陶瓷供销码头今昔(左摄于20世纪80年代,右摄于2015年)

注:文中部分观点、资料与图4/5/6(左)来源于正在编制中的《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相关专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图1/2/3/6(右)为自摄。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中华网)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