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青花技艺的源头,最早可能要追溯到唐代,现存最完整的是上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部分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博物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等少量残存品。
清康熙时期,以“五彩青花”为代表,青花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胎,或称胎骨。坯体经高温烧结后即成了“胎”。
陶胎的主要成分是云母、铁质黏土为主。好似给陶器穿上了一件整洁、美丽的外衣。由于各个时期用于烧制青花的胎和釉的成分有所差异,修胎、挖足、施釉的工艺也不相同。
紫砂与珐琅的结合在现代并不少见,但是融入了青花的元素,这倒是比较新奇的。本次蜀工坊推出的精美【青花珐琅系列】,用珐琅于壶身施釉,配以青花图案,给你不一样的文人壶。
【喜上眉梢】款,取喜上眉梢、双喜临门之意
【荷塘情趣】款,灵动妙趣,自成风韵。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隆源紫砂)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
展会信息
|